马伯庸作品集全套17册 两京十五日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主义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七候笔录 电子书 下载 txt pdf mobi
马伯庸作品集全套17册 两京十五日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主义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七候笔录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马伯庸作品集全套17册 两京十五日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主义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七候笔录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马伯庸作品集全套17册 两京十五日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主义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七候笔录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马伯庸作品集全套17册 两京十五日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主义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七候笔录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马伯庸作品集全套17册 两京十五日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主义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七候笔录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马伯庸作品集全套17册 两京十五日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主义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七候笔录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马伯庸作品集全套17册 两京十五日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主义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七候笔录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马伯庸作品集全套17册 两京十五日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主义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七候笔录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 马伯庸全新历史纪实作品,一本值得收藏的明朝历史书
★ 六件罕为人知的明代档案,六个尘封已久的民生往事
★ 生动的基层治政手册,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
★ 这本书娓娓道来,用笔绵密细致。读者读来也可以从一个又一个细节当中,编织起一个复杂的大明帝国。——张宏杰
----------------------------- ----------------------------------------------------
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
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最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当遭遇税收不公时,他们如何愤起抗争;当家族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如何兴起诉讼;当政治利益与商业利益发生矛盾,他们如何与官府周旋博弈;当朝廷要求整顿户籍,他们又是如何从中造假牟利……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万历年间,一项不公正的税收政策在徽州府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乱民、县官、州府、户部、首辅、皇帝等诸多利益集团的博弈之局。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婺源县一场持续了六十四年的经济争端,反映了一个县级官员,是如何在重大议题上平衡一县之利害的。
《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歙县一桩民间庙产争夺案。诉讼双方在这场绵延八年的官司中各展所长,用尽心思,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嘉靖法律大戏。
《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一个坐落于后湖(玄武湖)中的冷门机构——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衰败的全过程。了解明代的基层统治,是如何一步步垮掉的。
《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官司,却引来了无数贪婪蚊虫的叮咬。胥吏之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四个无辜的清白老百姓,是如何裹挟入朝廷斗争的。
作者力图以冷静克制的零度叙事,替那些生于尘埃、死于无闻的蝼蚁之辈作传,转述他们湮没于宏大历史中的声音。想要读懂大明,想要读懂中国古代政治,不可只注目于朝堂,亦要听到最底层的呐喊。在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蕴藏着最真实的规律。
书籍目录: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
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
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
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
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
作者介绍:
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银河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代表作:《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长久以来,历史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是烛照万里的规律总结,是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这虽然是正确的,但视角实在太高了,高到没什么人情味。即使有些讲述者有意放低视角,也只停留在庙堂之上、文武之间,关心的是一小部分精英,再往下,没了,或者说记录很少。
张立宪在评论著名纪实文学《巴黎烧了吗?》的两位作者时说: “ 真正的叙事高手从来不用定性或装饰性质的字眼,而是把得出结论的权利和快乐留给读者,这一点拉莱 · 科林斯和多米尼克 · 拉皮埃尔也做到了。 ”
这些论文旁征博引,推论严谨,运用史料的方法更是精妙。每一篇论文,都着眼于解决一个或几个小问题,正好能回答我对某一处细节的疑问。许多篇论文汇总起来,就能在一个方向上形成突破,形成独特的创见。让你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在研读过程中,你能够清晰地感觉到所谓 “ 学术共同体 ” 的存在,他们彼此支援、借鉴与启发,一个学术成果引出另外一个,环环相扣,众人拾柴,最终堆起了一团醒目的学术火焰。
这些都是具体而微的细节,但恰恰从这些 “ 小 ” 中,我们才能真切地见到 “ 大 ” 的意义。它就像是一台显微镜,通过检验一滴血、一个细胞的变化,来判断整个人体的健康程度。
这就是为什么我给这本书起名叫《显微镜下的大明》。我相信,只有见到这些最基层的政治生态,才能明白庙堂之上的种种抉择,才能明白历史大势传递到每一个神经末梢时的嬗变。
天下之道,贵乎均平,故物有不得其平则鸣。歙县久偏重赋,民困已极,躬遇仁明在位,备陈情款,恳乞均平:普天之下,最重要的道理就是均平,故遇见不均不平之事,必须发声抗议,维护公道!
一条鞭法:据《明史 · 食货志》可知,明初沿用两税法,根据官方登记的户籍,田地要征收田赋,分夏、秋两季缴纳;丁要承担多种徭役。后官府借各种理由加征赋税、加派杂役,百姓困苦不堪,大量逃亡以躲避赋税。政府亦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故决定将一州一县的田赋、种...
他熟悉官场心态,知道官员最怕的就是混乱。一旦发现混乱开始趋向失控,官员们便会下意识地去弥缝、抹平,把事情尽快了解,哪怕中间有些许不公正也无所谓。秉持着这个认知,法椿硬是把一场败仗,搅成了一场乱仗。
詹宽比杨推官高明之处在于,他不纠结于那些细枝末节的推理,直指礼法核心,拿意识形态泰山压顶,让人辩无可辩,驳亦不敢驳。要知道,大明以礼立国,凡事一上升到道德层面,就没道理好讲了。
原来只是一桩地方乡民诉讼,现在却俨然成了配合中央宣传形势的典型。我大明一向以政治需求为第一位,司法什么的走走过场就好。
司法问题,政治解决,这场官司的胜负,其实在开审前就定好了。
这是一幕极具象征意味的画面。曾令大明江山永固的黄册,在风雨飘摇中被一一扯碎。漫天的纸屑飞舞于后湖之上,万亿大明子民的户籍化为甲胄和火器,以毁灭自己的方式,试图成为挽救这个王朝的最后希望。
从洪武十四年至弘光元年,后湖黄册库一共存在了二百六十四年,几于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国祚等同。
这是大明保留下来的最后记忆,在这个王朝治下的每一个人——你能想象吗,几乎每一个人——后湖黄册库都记得,大明都记得。
洪武初年在浙西耕作的农夫、永乐时迁至北京附近的军户、正统朝远在云南深山打猎的土司、正德朝在淮西烧盐的灶户、嘉靖朝山东进学的士子、万历朝建阳的书商子弟……几乎所有曾在这片土地生活过的大明子民,都在这座库房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的身躯早已化为一抔黄土,名字却永远凝固在了这里,并和他们所效忠的朝廷再一次化为飞灰。
在这座黄册库里,记录着整整一个王朝的田土盈缩、民生消长。你可以拉远视角,注视大明王朝跌宕起伏的一生;你也可以拉近视角,看到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家庭的生老病死。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 马伯庸全新历史纪实作品,一本值得收藏的明朝历史书
★ 六件罕为人知的明代档案,六个尘封已久的民生往事
★ 生动的基层治政手册,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
★ 这本书娓娓道来,用笔绵密细致。读者读来也可以从一个又一个细节当中,编织起一个复杂的大明帝国。——张宏杰
----------------------------- ----------------------------------------------------
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
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最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当遭遇税收不公时,他们如何愤起抗争;当家族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如何兴起诉讼;当政治利益与商业利益发生矛盾,他们如何与官府周旋博弈;当朝廷要求整顿户籍,他们又是如何从中造假牟利……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万历年间,一项不公正的税收政策在徽州府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乱民、县官、州府、户部、首辅、皇帝等诸多利益集团的博弈之局。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婺源县一场持续了六十四年的经济争端,反映了一个县级官员,是如何在重大议题上平衡一县之利害的。
《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歙县一桩民间庙产争夺案。诉讼双方在这场绵延八年的官司中各展所长,用尽心思,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嘉靖法律大戏。
《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一个坐落于后湖(玄武湖)中的冷门机构——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衰败的全过程。了解明代的基层统治,是如何一步步垮掉的。
《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官司,却引来了无数贪婪蚊虫的叮咬。胥吏之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四个无辜的清白老百姓,是如何裹挟入朝廷斗争的。
作者力图以冷静克制的零度叙事,替那些生于尘埃、死于无闻的蝼蚁之辈作传,转述他们湮没于宏大历史中的声音。想要读懂大明,想要读懂中国古代政治,不可只注目于朝堂,亦要听到最底层的呐喊。在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蕴藏着最真实的规律。
精彩短评:
-
作者: 一念 发布时间:2019-01-22 20:44:11
适合历史细节控阅读 另外正文中穿插注的阅读体验不好…
-
作者: 中央空调 发布时间:2019-01-29 23:35:51
看完了后湖黄册的故事我才明白 能救大明的看来只有计算机了
-
作者: 灵林玖玖 发布时间:2019-01-03 16:10:55
大部分人看文献的能力很弱,也不喜欢看。这本书就是“马亲王”查阅了很多资料 ,看了很多文献,整理了一下,用自己轻松的话表达,试图从明代老百姓的生活里看到政治层面的问题。
-
作者: 十六 发布时间:2019-01-19 15:49:53
写历史小故事才是亲王最擅长的路子,前两个故事写得可太精彩了。不少的网络词汇在公众号上也许会比较生动,但出现在出版物上还是不太舒服。
深度书评:
-
万历十五年与大明的江湖一景——显微镜下的大明读后感
作者:huang yizhi 发布时间:2019-01-24 09:55:11
一. 王朝的衰落
在我看到马伯庸这本新书的时候,第一直觉就是应该配着万历十五年一起看,显微镜下的大明趣味盎然,看的时候往往忍俊不禁,万历十五年文风冷静自持,看的时候若不是专业人士或许会稍嫌平淡,但读者如能将两者互相参照,则前者的笑语中多带着刺骨冷汗,而后者的平淡如水里藏着时代大势的巨浪。
前者讲的多是庶民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的小故事,无论是事关切身利益的丝绢税案,还是事关科考的龙脉之争,或者小吏间的勾心斗角,锦衣卫的构陷忠良。
而后者则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万历年间朝堂之上没有硝烟的战争,精明的皇帝,谦虚的首辅,尽责的官员,以及他们身后若隐若现权相张居正的影子。
两者之间,则仿佛灯光与影子的关系,后者中角色的光彩越是显现,前者故事中的阴影就越是深刻。黄仁宇先生精工细画的王侯将相,在前者的故事中是如此高高在上的角色,如同神龙,见首而不见其尾,只能从只言片语中猜测他们的想法,然而他们却又仿佛神灵一样强大,他们争斗的余波,都能决定性且不可逆转的影响着马伯庸故事中所有人的命运。
在看显微镜下的大明时,往往有着这样的感受,剧情的发展越是跌宕起伏,人物的弧光越是明亮照人,伴随着愉快的阅读体验,内心却越是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无奈,每一个故事到了收尾的时候,都似乎万事已定,迎来了不一定幸福但是完满的结局,但历史的脚步却不会跟着故事的收尾而停下来,仿佛黄仁宇先生所说,万历十五年仿佛是非常普通的一年,但是波涛不惊的洋面下暗潮涌动,这一年也成了他所认为大明终结的开始之年,马伯庸显微镜下的故事更不是现实的庇护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那些故事中生龙活虎的人物们以及他们在乎的家族和名声和一切,也都会随着大明的终结而迎来了极有可能暗淡无光的结局。
也因为这个原因,马伯庸故事中对于大明命运的草蛇灰线,更让读者欲罢不能。
丝绢案中苛捐杂税的沉重让江南最富庶的地区也承受不起,而税制的繁杂连娴熟的官员凭借详细的记录也难以理清。
龙脉之争则有着“刁蛮狡猾”,如同蚁群般驱之不去,即使动用军队也会死灰复燃,连乡绅和官员都无可奈何的灰户们。
胥吏案则反映了权力链条末端的猖狂与放肆,官与民难以逾越的分界线。
冤魂案内,即使庙堂之上所谓没有硝烟的权力之战,也染上了民间无辜受害者鲜血的腥味。
而全本中最为重要的黄册部分,更是由浅入深,鞭辟入里的将黄册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做了一个简单的联想。
马伯庸的这本书,将这些重要的线索完整而不失其趣的呈现在读者眼前,如果用绘画作比喻,这本书也许还构不成一个完整的画卷,但了解历史的人则会认为这是一张完美的速写,将一个王朝的衰落之姿描绘的淋漓尽致。
二. 江湖的声音
以我一家之言,世俗所见的江湖,如同一个戏台,有着演不尽的戏,说不完的故事。
站在台上的当然是名门正派、魔教枭雄,是青春年少间的快意恩仇。
然而江湖并没有到这里就结束了,否则的话,江湖就仿佛云间的湖泊,空中的楼阁,沾不到地气,更没有人间的味道。
戏台子上演戏,搭起台子却另有其人。
有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例如贩卖私盐的巨鲸帮、护送商人的金刀镖局,劫富济贫的连云寨。
有的是秉着朝廷大义,走冠冕堂皇的大路,例如行侠仗义的六扇门,富贵逼人的锦衣卫,阴险毒辣的东西厂。
有的则迎来送往,求的不过是财源广进,例如烟雨楼上手脚伶俐的店小二,陆羽茶馆里消息灵通的茶博士,春宵阁内中唱着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花间魁首。
戏台子上演戏,江湖人搭起了戏台子,戏台子搭在了哪里?
搭在了真正的地基上,这个地基没有那些传颂千古的故事,但是却有着滋生这些故事的土壤。
这些土壤看似肮脏,如同田地里耕种的老农、水井旁挑水的苦力、或者挖山烧灰的灰工、灰头蒙面的杂役、上下其手的胥吏,但肮脏并不妨碍土壤的肥沃。
尽管少侠们演出的故事里,不会提到大名府的油盐酱醋是什么粮食酿造的,也不会提到花石纲怎样从全国各地运到汴梁,更不会提到勾结恶霸欺压良民的故事中那些如同小小齿轮的杂役和胥吏。但江湖仍然需要这些土壤,因为老农耕种的粮食是江湖的根基,苦力们肩上沉重的负担是江湖永不停歇的血液,灰工也好杂役也好胥吏也好,都是江湖这具躯体上微不足道又不可或缺的细胞,有了他们,江湖才能吐纳来自人间的气息。
马伯庸书中没有侠客,也没有奇遇,更没有刀光剑影的故事,却比任何一本壮志凌云千回百转的侠客故事更精彩的传递了明朝江湖的声音。
丝绢案中每年2000余两银子的负担,为什么在江南一隅掀起巨大波浪,是因为承受苛捐杂税的农民已经对任何一点额外的负担忍无可忍了,任何一个之前墨守成规的官员都想不到,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用他们沉默的力量,将虚无缥缈的民意变成了席卷江南的民乱,以至于庞大的帝国也不得不为这些之前仅仅存在官员奏折里的“民”让步,为了平息民乱,不得不将这笔巨大的税款一笔勾销。
龙脉之争里,为了与大明科举功名息息相关的龙脉,婺源的乡贤与难以辨明身份的石灰工人“灰户”之间的争斗,本应该是一盘毫无悬念的碾压局,乡贤们作为前任官员,既有着道义上的高点,也有中央政府的支持,既争取到当地官僚的认可,更不缺少士绅豪强的鼎力相助,而灰户从另一方面来看,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灰户们宛如田野间的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了解江湖的人才能明白这道难题的逻辑所在,对于乡贤,龙脉带来的功名利禄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灰户而言,能否开采石灰,赚取那一份口粮,却关乎自己的生存。
胥吏案内,即使是黑的看不见底的官场底层,被胥吏陷害的平民仍然敢于拼死一搏。冤魂案内,即使平民真的对一切都无能为力,那么在罪魁之一王文被冤杀的时候,江湖的味道还是从这两句话飘了出来“文之死,人皆知其诬。”,“冤死而民不思”。
以上诸事,都藏着平民百姓最深刻的苦难,更也显露着历史中最闪耀的光芒,这不是庙堂之高黄钟大吕的震耳发聩,而是江湖之远起于青萍之末的长风呼啸。
毕竟江湖之事,既是将众生哀苦萃取的一剂苦酒,也是将世间傲骨写就的英雄篇章。
-
人类社会的未来
作者:He Qi 戚何 发布时间:2019-01-20 13:11:18
看完总觉得心里很恍惚,不知道这种恍惚感哪儿来的。
仔细想,才发觉,应该是因为诧异于七百年前的那些事,在七百多年后的2019年,居然还在不断地发生,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徽州丝绢案里的各地博弈,和现在的高铁博弈,如出一辙。
婺源龙脉保卫战和最近的秦岭别墅案里,官僚系统里几个层级之间的斗争,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杨干院的讼案就更常见了,随便点开哪个新闻app,社会新闻版块里都能找出一大堆的类似事情。
至于黄册库,小吏舞弊案和正统年间的那四条冤魂,稍微对社会时政有点敏感的人,都能联想到今时今日,2019年,还正在发生的事,而且,并不少,一大堆。
隔了七百多年,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我们总是乐观地以为人类社会已经本质上被彻底改变了,但回过头去看看,去做对比,会发现,人心还是那个人心,官僚系统还是那个官僚系统,皮可能换了几层,扒下皮来看看骨头,还是那堆一模一样的白骨。
我不知道亲王是否写这本书时有意于春秋笔法,还是极为纯粹地从故纸堆里挑拣一些有感触的事。
有人心的地方,哪儿都一样,到哪个时代,都有好人坏人啊真是。
----------以下这段内容2019.11.16更新
我觉得我是陷入到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里了,经常陷入这个陷阱里,也经常性地无力逃脱。
陷入这个陷阱里的人多了去,《明朝那些事》的后记里也有浓浓的这种情绪,前几年,西安有一个出版了史学专著的高三学生林嘉文自杀,类似的事情和人多了去。
一直到这个11月以前,我仍然经常陷入这种情绪里。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很多时候思维的转变就在一瞬间,至于原因,说不清,道不明,可能要依赖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才能搞得清。
我现在开始懂得怎么把自己从这种情绪里往外拉,历史往前走,不一定所有东西都在进步,但从整个大趋势往前看,总是在每个时代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革新与进步。
还是应该更多地关心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从积极的正向的方面。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良好的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反思,但要避免长时间陷入。
--------以下这段内容2022年5月11日更新
我觉得我已经完全摆脱了历史虚无主义了,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历史之所以在循环,是因为科技没有本质上的突破性进展。举例而言,如果所有生产类事务,全由机器处理,人类就摆脱了奴役和压榨。
如果脑机接口或者大脑芯片得以实现,人与人思维透明,那么所有作恶的人都失去了生存空间。
换句话说,我们的社会形态的上限是由我们所拥有的科技上限决定的。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豆瓣小组“人人都是科学家”的小组简介,这是我目前找到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小说的,造一场幻梦。
作品集:戚何@豆瓣,
https://dwz.cn/uFpSQMw0
发表有长篇小说《内部调查日记》,入选豆瓣阅读社会派推理比赛关注名单,中篇小说《白夜无明》、《销骨》、《我的最后一周》,短篇小说《穿心》、《二十五点钟》、《在他乡》、《煮海》等。
-
【春节读书】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大明
作者:水净陈桉 发布时间:2019-02-25 20:27:29
想读《显微镜下的大明》,是源于马亲王发过一条寻人发钱的微博。他借助各种史料以及别人的研究,提炼、组合,再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写成了《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微博刷多了的后果就是适应了碎片化的阅读,我忽略了这个长篇。然而那条寻人微博颇有古人之风,我循着去找到亲王的文章,这一看就被吸引了。
历史从来不是只有课本。一个朝代也不止是那薄薄的几页,而有些人根本没有在课本上留下姓名,但他们从来就不是不存在。在庙堂的王侯将相和文人墨客之外,还有一些活生生的百姓,他们来过,生活过,抗争过。在《丝绢案》里无数的细节又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是真正爱历史的人,是不会去故纸堆里去找寻,我们永远只知道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
在微博上,我长久地关注一个博主:扫书喵。她几乎每天都会发一些古书上的文字,有的是一段记录,有的是一则八卦,有的是一个故事,以明朝为多。有时候是原文,有时候她会用自己的语言翻译,有时候她会归纳总结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一般我都会去看,虽然很少评论。现在微博式微,很多有趣的人走了,扫书喵就越发珍贵。我常常想,如果扫书喵能把她所学所见出一本书,哪怕是她的学术论文结集出版,我一定会去买。没等到扫书喵出手,先等来亲王的历史故事合集:《显微镜下的大明》。
《丝绢案》毫无疑问是这本书的重头戏。在万历年间,一个数学学霸只是因为做题需要,偶然发现了一项不公正的税收。他提出异议,向上级打了报告。他又很聪明,除了提出发现的问题,还抓住了诉讼的重点,让上级不得不办。看上去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案子,涉案的税款也并不多,只有几千两白银,然而却在徽州府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于是一场大戏拉开了序幕,乱民、县官、州府、户部、首辅、皇帝等各种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博弈,各色人等粉墨登场。
关于明朝的书,我最近刚好在重温《浮世的晚风》,里面说到了张岱,他曾经为了一块心爱的木头,花去了十万两雪花银。我一定是膨胀了,在看到和张岱同时期的徽州府6县为了2000多两的税银各自使出自家最强有力的人脉和力量在百般争辩、抗争,参战的几方:歙县和其他5县均不让步,觉得目瞪口呆。然而,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啊!是大明帝国中细微的真实。这些尘封在民间档案馆里的一切,它们着眼于平民的生活,详细地描写了他们最真切的利益诉求。
丝绢案的收场,是几年博弈后各方皆大欢喜。提出问题的那个帅嘉谟却没有好下场,他的结局是“杖一百流三千里,遣边戍军”。在今天的很多事中,我们还能看到类似的处理、结案方法。历史从来不是故事,它能照进现实。好在歙县人民并没有忘记这位以一己之力帮他们减轻赋税的英雄,在县志上为他留下了姓名、事迹和他该得的评价。而在另外5县里,有相同待遇的就有被判了死缓的程任卿。程任卿在坐牢期间,用他的才学和真实经历,我手写我心,编著了《丝绢全书》。他像个事不关己的外人,站在了客观中立的角度,把所有资料汇编到一起,甚至是歪曲他的资料。所谓客观,就是没有立场,没有爱憎。也是因为他留下这些详尽的材料,马亲王才能更客观地梳理,给我们还原当年这一场县级事件。
《显微镜下的大明》总共写了6个类似深藏于地方志等档案、文献里的事件,但并不是每一个都如程任卿那样客观。在《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里,主线是写历任知县,如何在科举考生和一些百姓的谋生中取舍,如何平衡各自的利害。科举考生会带来政治资源和经济利益,灰户微末渺小可以牺牲但又不能赶尽杀绝。婺源县和灰户之间的斗争,持续了六十四年。多年的保龙大业终有成果,得胜的士绅们把所有相关的文书都收集起来,因为编著者们的立场,他们有意无意地只收录了自家和官府的各类文书,而对所有涉及到灰户们的资料概不收录。我们只能根据一星半点的资料进行猜想。幸运的是今天的史学专家、学者们从资料中听到了缺席的灰户的呐喊,还他们以公道。
《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则更让人咋舌:这里的案值就是几钱,几两。案件本身一点都不曲折离奇,也没有诡谲凶残的情节,涉及的范围也不大。但见微知著,我们从这里面涉及到几个胥吏身上,看到明朝官场的日常。在这个案子里,只要拥有微末的权力,他们就不会放弃逐利。百姓却无处躲藏,只能被鱼肉,被盘剥。这是一种细致无声的冷和悲,也是因为这种蚁噬,导致了民不聊生和底层的崩溃,最终敲响了大明王朝的丧钟。一个王朝的瓦解、覆灭,从来不是因为外敌,而是它自己已经千疮百孔。
总的来说,《显微镜下的大明》是一本非虚构类的历史读物,细致有趣。它既有历史学者的严谨,也有小说作者的生花妙笔。马亲王虽然冷静克制,但他更是说故事的好手,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干净利落之外又跌宕起伏。在严肃的史料中,他又用浅显、风趣的语言做了点评和注释,甚至还配上了图片。他还给这些案件采用了流行的标题《学霸必须死》、《笔与灰的选择》、《谁动了我的祖庙》等,既浅显易懂,又画龙点睛。这些增添了阅读乐趣,让历史从枯燥走向通俗。他的好奇,带着同样好奇的我们走近了最最普通的民众,那些通常被史书淹没或一笔带过的广大基层,让我们听到他们的呐喊。是啊,普通人对几钱银子也锱铢必较。苛捐杂税、一层层的摊派和盘剥,这些影响到他们的生死存亡。普通民众的日常,对所有社会事件的参与,带来了政权滴水石穿的改变。这些细枝末节盘根错节地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明王朝。真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幸运的是,我看到越来越多如马亲王般的作者。他们做到了在历史的另一端远观,又特别理性中立。考据、查找一定是复杂辛苦、费时费力的,他们从资料、档案找寻出历史的诸多侧面,利用所学和人生经验,拼凑出当年的真相和所有不同立场的参与者,还原出那些被时间淹没的众生,让我们看到和了解更鲜活、更全面的历史,并以史为鉴。
-
从徽州府看明帝国个演变同崩坏
作者:Fal Conde 发布时间:2020-02-14 20:55:49
-
【春节读书】假如李白生在明朝
作者:钱多多 发布时间:2019-02-06 18:16:33
李白诗才横溢,豪情万丈,在唐朝应该是个明星般的人物。
不过,李白在仕途上一直不是很顺利。一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后,大为赞赏,令李白供奉翰林。
也就是说,李白到了四十多岁,才正式有了官身,但他做的官,并非是实职,细究起来,还只是一个“御用文人”。
于知识分子而言,其实诗词只是他们的兴趣,被视之为“小道”。即使如李白这般“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生”,内心也未必不想做一番事业。但纵观李白一生,一直也没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因此,他常常是喝得酩酊大醉,想必也是有许多遗憾呀。
其实李白相对又是幸运的,他生在了唐朝,恰好他最明显的才能也在文学上,因此还能供奉翰林。
若是李白生在了明朝,他的日子恐怕还没有在唐朝好过。
至少在唐朝,李最终还是出没于宫廷,得见天颜;平日里也能结交权贵,与同好唱和。
如果李白生在明朝,首先一个户籍问题,就足可以让这位诗人钉在原籍,难以出门。据史料记载,李白出身很是存疑,有人推断他可能是李建成之后,如果说他是沦落在民间的宗室之后,那么肯定不能以真祖籍示人,这样一来,他就成了大明的普通老百姓,只能老老实实在家干活。
户籍是一个问题,假如李白想要往上走,还有参加科考的问题。可怜一个放纵不羁爱自由的诗人,要去读“八股文”,这对李白来说,恐怕是个酷刑。
好,李白也不是全无路走,他可以去国子学。洪武元年,朱元璋“令品官子弟及民俊秀通文义者并充学生”“择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子学”。在明朝建国之初,人才较少,李白十五即能诗文,被推举入国子学是极有可能的。
但是慢着,明朝的国子学生好似并不以诗辞歌赋见长,朱元璋不喜欢花团锦簇的文章,他一再叮嘱“务求实效、毋事虚文”。这些国子学生在正式任职前,还要实习。说到底,国子学是政务储备人才基地。要作文,估计也是今天的“申论”一类,李白若想凭文才在国子学崭露头角,估计有点难。
而且在学期间,李白很有可能被派去“驳查“黄册。这可是个苦差事,事多而且没钱。
这还没完,李白即使循国子学生这条路最终顺利毕业、实习期满正式上岗。运气好做了一方县令什么的,他还可能被刑名、钱谷等俗事弄得头昏脑涨,很快被吏役架空,啥事也干不了,还可能这些猾吏狡役所牵连。
如果李白倒霉一点,被分到“健讼”的徽州府任职,他很可能被当地的老百姓告状烦死,一个不留神摆不平各方势力,丢官乃至丢命都有可能。
李白在明朝可能会混得比较惨,这真不是我的胡思乱想。这都是看了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生出来的感慨。
《显微镜下的大明》与往常的史书类书籍不一样,它没有像往常一样将目光聚集于宫廷与朝堂,也不像《明朝那些事儿》一样有演义色彩。
这是一本严格基于现存史料,聚集于大明基层政治事件的书。
前面所说李白的户籍问题,在本书的《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有详细叙述:老百姓和户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乎没有出远门的可能,即使外出,官府会随时查验路引;即使你沿街乞讨,衙门也能查到你的黄册底细,遗返原籍。所以,李白要想成为“流浪诗人”,那是几乎没有可能的。
不过,史料上还有一种说法,说李白祖籍碎叶城,那是少数民族,在明朝,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户籍没有这么严,不过,估计,李白跑出祖籍地在京城也难居,毕竟,他没有京城户口啊。
再说李白作为国子学生“驳查”黄册的差使。明朝要把全国的人口、田地、赋税等统计起来。先是由县到府再到中央。统计起来后,还得查验,这就让国子学生上场了。
不过,朱元璋同志向来喜欢差饿兵,李白们是做白工的,没钱发的。如此巨大浩繁的工作,一干就是几个月,封闭式作业,还没有钱!
所以,后来工作量越来越大,从事驳查的工作人员讨不到经费,讨到一条方法:收罚金,按错误条数收地方的罚款。结果,变成以罚代收,为罚而罚,生出许多弊端。地方上为少报漏报,又生出多少脑筋。李白若在场,恐早已热情早灭,诗才全无。
再说到当地方官,李白同志若是被委派到徽州官的任一县,都够他喝一壶的。
徽州文风兴盛,这个文风恐怕不投李白的胃口,不是诗词,是讼词。这里的人们精于法律,且退休的老同志很多。一丁点事,必不能忍,或告官,或信访。
李白同志上有巡抚、巡按,下有法律长才、名宿耆老。简直要被扯成八瓣。又兼有刑名、钱谷实务,尚要仰仗吏役。要知道,县里有编制吃公家饭就只有他和县丞、主簿数人。其余人都算聘用人员,能不能指挥得动?还是个问题呀。
所以,你看,在明朝,就户籍而言,李白连出乡都很难,那时又没有网络,他的诗名没法传出去上达天听,况且这个“天”还不喜欢诗词。
再者,李白终于杀出一条路,干无数白工,见无数齷齪而终成一任地方官,也会被无数庶务折磨得没了才情。大诗人是可能没戏了,往上升也是有难度的。
倒有一种可能,若李白在嘉靖朝时,买通县里的吏役,弄个路引,跑到京城去找严嵩,专写青词以媚上,倒是有可能得皇帝青眼的。
这个操作流程实是可行的,《显微镜下的大明》里有许多这样欺上瞒下的记录,但在李白那骄傲的心里,肯不肯这么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风起于青萍之末
作者:绯村拔刀斋 发布时间:2019-06-10 09:24:32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下载快(356+)
- azw3(525+)
- 三星好评(621+)
- 赞(479+)
- 差评(443+)
- 体验好(372+)
- 无颠倒(415+)
- 无水印(561+)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夏:
( 2024-11-09 06:13:31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薛***玉:
( 2024-11-19 03:41:10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冉***兮:
( 2024-11-01 21:01:30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步***青:
( 2024-11-23 01:00:39 )
。。。。。好
-
网友 谢***灵:
( 2024-11-24 11:37:00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宫***凡:
( 2024-11-18 20:18:01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芮***枫:
( 2024-11-03 01:16:39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孙***美:
( 2024-11-15 13:30:22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辛***玮:
( 2024-12-01 00:57:13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习***蓉:
( 2024-11-12 13:37:56 )
品相完美
-
网友 索***宸:
( 2024-11-10 18:53:11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丁***菱:
( 2024-11-21 01:46:15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喜欢"马伯庸作品集全套17册 两京十五日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主义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七候笔录"的人也看了
-
提升三年级上学期成绩的秘密武器:《53天天练》套装全解析
-
AutoCAD 2014必学技能100例(含DVD光盘1张) pdf epub mobi txt azw3 2024 电子版 下载
-
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 电子书 下载 txt pdf mobi
-
幼儿大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引领科学育儿新风潮
-
2024春状元大课堂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时同步辅导资料(套装共3册) pdf epub mobi txt azw3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讲谈社日汉汉日词典仅拆【正版保证】 电子书 下载 txt pdf mobi
-
企业物流管理:从基础到未来趋势的全面解析
-
201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考题十讲 pdf epub mobi txt azw3 2024 电子版 下载
-
22年新版】中级会计2022教材考试官方职称师历年真题试卷题库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财管辅导书名师讲义网络课程资料应试指南之了课堂 电子书 下载 txt pdf mobi
-
公共管理与职能改革:提升政府效能与服务质量的路径与挑战
- 餐饮店铺如何做账【正版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azw3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在改变的时代改变自己 电子书 下载 txt pdf mobi
- 腊八粥:一碗温暖的传统美食与文化传承
- 有机化学反应和机理 pdf epub mobi txt azw3 2024 电子版 下载
- 圣才教育·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个人理财(中级) 过关必做1200题(含历年真题)(赠送本书电子书、专业答疑) 电子书 下载 txt pdf mobi
- 《五行世家》系列探秘:《五大贼王4:地宫盗鼎》的奇幻悬疑之旅
- 机械创新设计及图例 pdf epub mobi txt azw3 2024 电子版 下载
- 运动生理学题解 高等教育出版社 乔德才 邓树勋 第三版 第3版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配套教材 本科研究生教材书籍 电子书 下载 txt pdf mobi
- 生物化学:从分子基础到未来科技的全景探索
- 银河护卫队1:宇宙复仇者 pdf epub mobi txt azw3 2024 电子版 下载
- 个人贷款(初、中级适用)(2023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azw3 2024 电子版 下载
- 鼏宅禹迹 pdf epub mobi txt azw3 2024 电子版 下载
- 给教师的建议+给父母的建议两册 苏霍姆林斯基大教育书系2册 教师教学辅导用书教学技巧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家庭亲子教育学书籍 电子书 下载 txt pdf mobi
- 3-4岁幼儿全脑开发 左右脑思维训练大脑智力开发专注力训练数学逻辑提升幼儿园小中班益智书籍适合三四岁宝宝看的书本幼儿早教启蒙任选下单备注ok【百文斋图书】 电子书 下载 txt pdf mobi
- Jesse Livermore 电子书 下载 txt pdf mobi
- 《群书治要考译》全四册:古典智慧的现代诠释与应用
- 时空重组巴赫:音乐、技术与文化的多重解读
- 信托公司经营实务 pdf epub mobi txt azw3 2024 电子版 下载
- 探索中医诊断学:从古至今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 精神分析狂潮:弗洛伊德在中国 电子书 下载 txt pdf mobi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7分